第一三五五节 白写  他从末世来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xs.win/110399/1360.html

拉的外观设计原本是各式各样的,贵族们经常乘坐装饰着缎子和丝绸、雕刻精美的贡多拉炫耀自己的财富。为了遏制这种奢靡的风气,威尼斯元老院颁布禁令:不准在尖舟上施以任何炫耀门第的装饰。

所有的贡多拉都漆成了黑色。这一传统一直被保持了下来,如今的贡多拉也是统一的黑色,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被装饰成花船。贡多拉船夫只穿着一件带横条的紧身针织上衣,戴着一项草帽。乘坐贡多拉费用较贵。平均每40分钟约为70~120欧元。

而且并不像电视里放的那么美好~现在的船夫都不主动唱歌~需要付费~也许是因为游客太多~就算唱歌的船夫也都没有了激情~18世纪以前,威尼斯居民生活完全离不开面具,人们外出,不论男女。都要戴上面具,披上斗篷。

王公贵族们戴上夸张的面具,穿着华丽的复古装束,聚在河边或者乘船夜游。面具掩盖了大家的真实身份。所以人们可以毫无顾忌。肆意狂欢。整晚的音乐,整晚的欢庆。狂欢节的习俗最初起源于那些喜欢隐姓埋名到赌场赌钱的威尼斯贵族。

他们有的是密会情人,有的是躲避仇家的追杀。后来演变成为欧洲最具有异国情调,多姿多彩的节日。在威尼斯大街小巷都是面具商店~价格差异也非常大~购买时一定要italy~好在这里的商贩售卖很遵守法律。

只要是华国制造都会有清楚的标明~早在公元13世纪,就有法律规范面具的使用。在18世纪之前。法律允许威尼斯人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戴着面具去工作和生活。下图这种形态的面具叫:jeer,在以前是专属女性的面具形态传统的威尼斯面具制作材料为纸,基本材料有粘土、石膏和胶水。所以看上去很大的面具其实也很轻。

原始的白面具制作好后,在上面涂画,再用其他金箔、毛皮、丝绒、宝石、锦缎等小玩意儿装饰。有很多种不同的风格~也有很多店子售卖的面具出自自己的艺术设计~云落个人最喜欢装饰比较浮夸的样式~尤其带着羽毛装饰的。

显得非常优雅~除了面具也会有其他本土设计师的一些有趣作品~下图是铁皮设计~价格非常高~不过卖的是设计~喜欢。价格就值~每100年,威尼斯就会下沉1.3厘米。二战后,为满足工农业发展的需求,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

这种行为虽然后来被禁止,但恶果已不可挽回:整个城市在20年内下沉了30厘米,威尼斯人生活的中心圣马可广场只高于警戒水位30厘米。只要洪水发生,圣马可广场就会浸入水面下10厘米。一个意大利生产的面具价格一般在20欧起步。

也就是说不会低于200元人民币的样子~贵的可以上千欧价格越高做工越精细~云落在这里忍不住买了2个~第一天买的紫色第二天买的粉色~实在是太喜欢了~这里的面具如果真的是出自老艺人之手是很难买到一模一样的~。

大多是独一无二的设计作品~不过这边的面具都没有外包装盒~云落是用鞋盒子装回来的~威尼斯的物价非常高~这也使得威尼斯本地的生活居民越来越少,留下来的也很少在岛上进行消费~云落和安初遇走在威尼斯的大街小巷。

几乎全部是旅游商品店~整个城市都是为旅游而生~不过看到这里的一切还是有一点小小的失望~因为它并不像云落原来想象的那么美丽~听一个在这里生活十年的姑娘说她刚来的时候水是清澈的~现在已经全部变成绿色,随处也可以见到垃圾。

涨潮还伴随阵阵臭味~在这里的商贩大部分都不住在威尼斯上~因为房价太高,拥有房产的人也不愿意长租。他们更愿意作为旅店租给游客赚钱~所以很多人都是每天花1个多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从外岛到威尼斯来开店上班。

现在,这里除了游客还是游客~本地生活的样貌已经很少见到了~上图是圣梅瑟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巴洛克立面。圣马可位于圣马可广场,是公元829年威尼斯商人们为了将圣马可运回威尼斯所建造的。

整个教堂采用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教堂的祭坛下面就是圣马可的墓。到达方式:跟着标志步行可到;找不到的直接手机导航~威尼斯钟楼,耸立在圣马可广场上,这座高98.6米的钟楼建于15世纪末期。站在钟楼。

自顶端俯瞰可尽情观赏威尼斯全貌,建议傍晚的时候上去。晚餐到新认识的朋友店里吃地道的威尼斯风味~这一餐86欧左右~威尼斯最有名的是墨鱼面~就是下图黑乎乎的东西~吃完也是满口的黑色个人觉得味道一般,毕竟是特色。

可以感受一下~还是云落的龙虾面比较好吃~吃完晚餐。街道上的等渐渐亮起来~威尼斯又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情~夜幕降临时。圣马可广场四周的露天餐厅和咖啡厅格外热闹~尤其是正对着最大的两家餐厅会有现场交响乐队表演。

音乐非常美妙~不用餐的游客也会忍不住围观,大家跟着一起哼唱一起鼓掌~俨然是露天音乐会的场景云落和安初遇沿着回酒店的方向转了一圈,天黑以后游客比白天少了很多~整个城市变得好安静~只听得到水浪的声音。

连结着总督府和旁边的地牢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叹息桥。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过去,当犯人在总督府接受审判之后,重罪犯被带到地牢中。

可能就此永别人世,临刑死囚走向刑场时必须经过这座密


第一三五五节 白写(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