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回头还能做成粉丝吃,味道可好了,不过这薯粉丝方怡不太会做,在现代的时候试过几回,效果都不太好,到最后干脆就直接去超市里买现成的了。但是,方怡不会,刘三娘会啊,据说以前在家的时候还常常做了拿出去卖,那手艺必然是差不到哪里去的,如今家里头存了不少红薯,若是能做了薯粉丝去卖,那也是一笔进项啊。
依旧是用小石磨磨的薯粉,赵立冬看着精瘦精瘦的,力气倒是有不小,这几个月来一直都坚持每天打几套太极和拳法,拳法是白城山教给他的,才学了没几天就打的有模有样,白城山直夸他是个练武的好料子。
几个人坐在炭炉旁边,一边磨着薯粉,一边说着话,有时候赵立年和方辰会读会儿书,赵苗苗就托着小腮帮子,听得摇头晃脑的,再就着炭炉烤几个洋芋红薯,饿了就吃一个,小日子过的别提有多舒服了。
等薯粉磨好了,刘三娘就留在家里头做薯粉丝,方怡立刻凑在一边儿学着,先把薯粉用水化开,然后用筛子过滤掉渣滓,剩下的浆水放到一边,等个一两天沉淀凝固之后,再把上面的清水倒掉,底下的粉浆再用水化开,再把前阵子特意找铁匠定做的薄铁盘子拿出来,把稀释后的浆水倒一些到铁盘里,只要薄薄的一层就好,然后把铁盘放到沸水里烫一下,等铁盘里奶白色的浆水变成透明色之后,再把整个铁盘都放进开水里烫着,直到粉浆烫熟之后再拿出来,把粉皮整个儿从铁盘里剥出来,晾一会儿切成丝,再摊开在畚箕里晒干,这红薯粉丝就做好了。
方怡一直在边上看着,感觉跟自己先前的做法也没什么不同,怎么做出来的效果就差了那么多呢?忍不住就问了刘三娘,刘三娘笑道:“你这是做少了,我以前也做不好,加多少水化开,一次倒多少浆水,在沸水里烫多久,这些都是学不来的,得要自己试了才知道,等试的次数多了,就知道该怎么做是最合适的了。”
确实如此,中国菜从来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各有千秋,无非就是各种细节方面的不同而已,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等薯粉做好之后,方怡立刻就给大家做了一顿酸辣薯粉,吃的大家鼻尖儿冒汗,一面哼哧哼哧的吐着气,一面还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方怡吃着这薯粉,只觉得味道当真是不错。
等到第二天,立刻就让赵立夏带着剩下的那些送去城里给白城山和柳叔打打牙祭,顺便看看能不能卖点儿出去。白城山哪里会不知道方怡的小心思,在亲自吃过一顿尝了味道之后,笑眯眯地让赵立夏只管往他那儿送,保管给找了人卖出去。
眼下离过年也就不到一个月的功夫,这些东西还是有不少人家会买的,城里头不比村里,没田没地的,想吃什么都得买!这薯粉丝放在村里或许买的人不多,放在城里头,那可是紧俏得很,光是放在他自己店里头就能卖出去不少。
听到赵立夏带回来的好消息,方怡笑眯了眼:“等下次去,可就不只薯粉丝了,还能有更好的东西!”
看着方怡俏皮的模样,赵立夏不由也笑起来,微微低下头看着她,问道:“什么好东西?你又想出什么好吃的了?”
方怡心情好,没留意自己这会儿的模样远远看着就像是在赵立夏的怀里一般,自顾道:“我也是看王嫂子做薯粉丝才想起来的,以前还吃过我娘做的一样东西,回头等我试试看能不能做出来,若是能做出来,比这薯粉丝还要好吃呢!”
“嗯,那真是不错。”赵立夏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眼角瞅见左右无人,迅速地伸手在方怡的脸上捏了一把,一击得手,迅速撤退:“我先把马牵到后头去。”
看着赵立夏逃也似的离开,方怡恼怒地跺了跺脚,这小子!越来越来劲儿了是不是?长得高了不起啊!看她将来不掐回去!
方怡想出来的东西是凉皮,这东西虽说早在秦朝就有了,但是中间失传了很久,也不知道这个地方有没有,若是没有的话,拿来当个招牌点心是绰绰有余的啊!
这凉皮在现代的时候方怡一直是用的大米面粉做的,眼下家里头只有小麦面粉,想来应该区别不大。先往面粉里加些盐巴,然后一点一点的加水搅拌,每次加的水都不多,直到搅拌均匀之后才加第二回,这样才能让面糊更光滑而没有小颗粒。方怡估摸着面糊的粘稠度,觉得差不多了才停止了加水,随后又搅拌了一会儿这才停下。然后把搅拌好了的面糊放到院子的屋檐下,等两个时辰过后再拿进屋,放在温暖的厨房里让它自动升温。
然后就跟薯粉丝的做法差不多了,先烧上一大锅的热水,然后拿出一个小碗,倒点儿香油进去,再添些水,然后把铁盘子拿出来,往里头刷一层油,舀一勺子面糊进去,让面糊均匀的铺在铁盘子里,然后把铁盘子放到锅里,盖上锅盖。估摸着差不多的功夫,揭开锅盖,看到铁盘子上的面糊糊已经鼓起来了,那就是蒸好了,然后把铁盘子拿出来,拿到厨房外按进那一大盆子的雪水中。等到那一层面皮儿凉透之后,再用刷子往上面刷一层油,慢慢把凉皮整个儿剥下来。
把那蒸好了的凉皮两面都刷上一层油,拿刀子沾些凉水,直接切成手指宽的长条儿。就在刘三娘以为这东西也要拿出去晒干的时候,却见方怡直接把切好的面皮放到大海碗里,往里头加了些盐巴,醋,酱油,芝麻酱,还有几滴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