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寒露的表现,在张家父母眼中,就使得他们感到相当的欣慰和酸涩。他们欣慰于女儿终于长大了,变的成熟稳重了,至于酸涩则是因为,女儿会有如此改变的原因,完全是在生活中逼迫着迅速成长起来的。
在张寒露这次回家之前,老家来人了,是寒露的爷爷和奶奶,他们好像早就遗忘了那些吵闹和分家的所有不愉快。虽然他们的这次到来并没有太久,也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当年深受伤害的张爸爸和张妈妈,以及张大哥、张大姐他们都在面对那两位满头白发的老人的时候,感到很不自在。
当年,张家还没有来到城市定居的时候,老家的生活经历可是一点都不愉快。张妈妈在嫁给张爸爸的时候,外婆家的情况根本就不允许给张妈妈准备丰盛的嫁妆,但是,就因为如此,张寒露的爷爷奶奶就颇有微词,即使张妈妈再怎么的勤劳,再怎么的毫无怨言,在如何的贤惠孝顺,还是没有收获一点点的怜惜。后来两兄弟分家,排行老二的张爸爸因为一个“孝”字压在头上,所以,即使分家分的很不公平,还是容忍了下来。张寒露兄妹三个在成长中,也并没有体会到什么来自于祖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爷爷奶奶比较重视的是大儿子,因为相较于二儿子,大儿子赚钱的本事比较大,赚的钱比较多,家境也比较的殷实,在日常的人事交往上,也比较的娴熟和得人心意。他们深信,大儿子一定会比小儿子有出息,所以,指望着大儿子养老和孝敬的两位老人的心就偏了不少。更甚至在,后来的村该城中,做出了更加偏心的决定。
第六十二章 订婚(2)
两位老人花了全部的继续为老大买了一套大房子,而那个时候,张爸爸、张妈妈带着他们三个孩子还挤在小小的出租屋中,艰难度日。加上两位老人给老大买的那套房子,张寒露的大伯名下竟然都有了三套房子。虽说,张爸爸和张妈妈也不指望两位老人能够给他们购置一套房子,但是,最起码,在张爸爸这个儿子有能力之前,先借给他们住一住也行。哪怕在能力允许之后,加倍偿还也可以啊。
可是就是这样,两位老人还是做出了那样的绝对,在他们吃饱温暖不愁的时候,张爸爸带着妻子儿女挤在狭小的出租房里艰难度日。就在那个时候,张爸爸才真正地感到了灰心和失望,这也就直接促使了,当后来卖房子,卖地的钱拿到手之后,张爸爸毅然决然地带着全家搬到了城里,花了几乎全部的积蓄买了现在这处房产。
再后来,因为在城市讨生活不容易,家里的花销也比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大上不少,张家的生活确实不能和大伯他们相比,即使是这样,深深伤心了的张爸爸也并没有回去向父母和大哥借钱借债。当初张寒露兄妹三个的学费几乎都是从外婆家以及左邻右舍那里借来的。更有一段时间,张家还迫不得已借了高利债。
自从摆到了城市,张寒露的爷爷奶奶和大伯他们所有人都没有一个人到来过,张爸爸也就只是每次过年的时候,才会去老家的城中村看一看。几乎每次去,都会将张家的家底儿去了个五五六六,因为,张爸爸需要支付赡养两位老人的生活费,即使两位老人名下的存款根本就不差这一滴水。
这样的待遇,这样的经历,张寒露有的时候,都禁不住在想,是不是张爸爸根本就不是爷爷奶奶的亲生的孩子,要不然为什么不在明知道他们如此窘迫之下稍微松一送手,让他们好过上一点?也不是说,他们不孝顺,只是如果能够在当时缓上一缓,他们家也不会艰难到那种程度,更何况,他们根本就有缓一缓的能力,也根本就不差那么几百块钱!如果不是当初闹的那么僵,现在相处起来就不会那么的尴尬,那么的不自在了。
其实,虽然彼此间的来往不是那么的亲密,但是,他们还是知道,现在爷爷奶奶在大伯家的生活还是很滋润的。大伯家的生意也做的很是红火,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家底儿也比较丰厚。但是,随着做生意越来越难,竞争者越来越多,大伯他们得到的效益也就不那么的令人欣喜了。
大概是看到张爸爸的生意做的好了,张家发迹起来了,所以,爷爷奶奶才会做先锋先过来打探打探。但是,那些经历太过于清晰,那些伤害太过于直接,所以,要想他们真正地原谅,真正的和他们和好,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办到的事情。
人心可以是最坚强的,也可以说是最脆弱不堪一击的,所以,也不是张家心肠硬,不知道亲情的可贵,实在是一下子转变不过来,况且这种转变发生的条件还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就更加的不容易接受了。
而且,越是将亲情看得越重的人,在受到伤害之后,伤口愈合的就会越慢。物质上的伤害和损失容易补偿和弥补,身体上的伤害可以用药物治愈,但是,心里上的伤害,即使是一个小口子,也是需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来痊愈的,尤其是来自于至亲的伤害……
回来之后,张寒露也才知道,原来父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