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长生劫[大唐双龙传同人]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7) 目录 下一页(2/7)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xs.win/11603/13.html

头,而且说白了,哪怕杨广有意提携寒门出身的将领,但是在基层上面,许多中级将领还是出身门阀,他们自然更加乐意提携自己人,争功冒功的事情层出不穷,想要出头谈何容易,甚至不能有什么怨言,否则上面随便一个命令,就能将你送到必死之境。好不容易遇上张玉书这样急需要培养心腹的,都已经被重点培养,说不得将来就能独当一面了,如今一切都化为泡影。哪怕他们是为了张玉书而死,张玉书能做的,无非就是帮助他们赡养老小罢了,更多的又能如何,靠别人哪里比得上自己出人头地呢!

兔死狐悲之下,他们对这些刺客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张玉书却顾不上这些了,他这会儿很是兴奋,从这些人的口供里面,就可以知道,刘元进这一伙人是什么德性了,既然发展到了行刺的地步,差不多也已经是狗急跳墙了!又听说刘元进似乎对王世充、鱼俱罗、吐万绪他们也有行刺的计划,张玉书立刻修书,命人快马加鞭传信,让鱼俱罗他们戒备,然后心中已经是兴奋莫名,这是一个机会,贼众勾心斗角,内部不合,他便能够从容布置,各个击破,这次若是能够立下大功,自然能够更进一步。毕竟,比起几乎已经功高震主的鱼俱罗,还有本身身份上有些问题,还有胡人血统的王世充,杨广自然会更加关照他一些。

这样一想,张玉书顾不得别的了,直接招来行军参谋,还有几个军中的文书幕僚,将事情简单一说,然后说道:“贼众看似势大,实则外强中干,如今更是人心不齐,内部生乱,正是我等建功立业之际,诸位,为国尽忠,便在此时!”

哪怕心里面想的是谋朝篡位的事情,嘴上的口号还是要喊的,虽说这会儿朝廷上下对大隋很多有识之士都已经没了什么信心,但是依旧颇有忠直之士,张玉书麾下也有一些,这会儿一个个神情也是颇为激动,更多地人也没想过大隋这般短命,跟秦朝一样,二世而亡,因此,这会儿张玉书谋划着要举兵讨逆,自然是群情汹汹,当下一个个对着简洁的地图就开始讨论起来。

裴宣自觉自己不是这方面的人才,自然没有参与,他总算找出了一件穿越者应该做的事情来了——酿造烈酒。

他上辈子的时候压根没想过这回事,第一世的时候还是学生,一直以来很乖,也就是高中毕业的时候谢师宴上喝了点啤酒,上了大学,一般也就是喝啤酒了,白酒什么的,从来不在他的选择上,等到到了逍遥派,那会儿也不流行烈酒,逍遥派的人传下了不少酿酒的方子,不过也就是各种果酒药酒之类的,度数跟葡萄酒差不多,他也不是什么嗜酒的人,比起烈酒来,那些果酒更符合他的口味。直到之前给那些人治疗外伤,他才想起来,可以用酒j-i,ng消毒。这年头搞出酒j-i,ng来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也就只有弄烈酒了。

只是这里面也有问题,这年头,粮食是有限的,可以这样说,古人不是什么傻瓜,不管技术怎么变,粮食能够转化的酒j-i,ng其实是有一个限度的,一坛子酒j-i,ng含量跟啤酒差不多的淡酒,跟一坛子二锅头,这花费的粮食怎么可能是一个数量级嘛!因此,在没有化肥农药,没有超级稻种的情况下,酿造烈酒,那就是犯罪!至于说什么玉米红薯之类的高产作物,天知道,这些传入中国怎么都得是宋朝之后的事情了,起码在北宋那会儿,裴宣都没见过。因此,唯有将烈酒列为如铁器一样的战略储备,才不会因为大肆酿造烈酒,影响到民生。

因此,裴宣找人弄出了简单的蒸馏设备,酿造出了第一批烈酒,用来给那些受伤的人清洗伤口之后,便找了张玉书。这年头中医认为什么伤口发炎之类的,那就叫外邪入侵,裴宣也没办法告诉别人,这其实是白细胞对抗病毒细菌搞出来的,因此,也只是说,烈酒可以减少创口的秽气,避免外伤恶化,只是烈酒的酿造需要耗费大量粮食,不能普及,建议张玉书将烈酒设置成军队管制用品。

张玉书立刻发现了烈酒的意义,这年头上战场,真正死在面对面厮杀中的,不过是十之二三,大半其实是死于受伤之后的炎症,因此,收拾战场的时候遇到重伤不起的人,补上一刀反而是仁慈。有了烈酒,哪怕只能降低一半的伤亡,对己方保留有生力量,增加战斗力也是一个极大的臂助。

张玉书不是什么圣人,当即就跟裴宣说,这事暂时要保密,等到自己独当一面了,再拿出来用。裴宣有些不忍,不过以现在的情况,这其实是最好的选择,当初磺胺青霉素发明出来之后,不也是优先供应己方的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何况,他这会儿的确也没那么多资源,能提纯出多少烈酒来,因此便默认了。

而张玉书已经定下了作战计划,就等着刘元进入彀了。

第60章 交接

第二场雪落下的时候,张玉书已经得到了吐万绪那便下达的军令,要他配合吐万绪夹击吴郡。

配合夹击吴郡,意味着张玉书可以在这之前,扫平从会稽到吴郡之间的郡县,这等于是吐万绪送给张玉书的功劳了,当然,前提是张玉书不是什么废物,中间不出什么岔子。

而会稽这边,第一批过来接手政务的人也过来了,得了会稽太守这个位置的人姓李,名叫元年,李元年是李阀的旁支族人,如今四十多岁模样,原本在洛阳为官,即便是站在裴宣面前,也颇有些


第13节(2/7),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