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希望的司马俱,在看到高夜率领的八千精兵,挡在泰山与清北之间的时候,甚至已经提不起了抵抗的勇气。任他再笨,也知道高夜出现在这里意味着什么。这一次大家出兵来抢占兖州,算是彻底的失败了。这一仗下来,虽然杀了刘岱,阵斩鲍信,可谓让徐和声名大噪。可是曹操一来,不但损失了十万青壮,更是赔进去了徐和的性命。如今高夜在此,自己若是再不乞降,只怕连自己的性命也要赔进去了。
想高夜连续奔袭数百里,就为了屯聚在泰山的黄巾人口,如今徐和战死,司马俱成了瓮中之鳖,整个泰山早已是人心惶惶。别看司马俱的人还没跑到泰山,可是兵败的消息在高夜的有意传播之下,泰山之人又如何能不知道?高夜从来没想过曹操会败在徐和、司马俱这样的小角色手上。不管怎么说曹操也是当代兵法大家,而且史书上也对这场战斗的记载更是平平无奇,因此决不可能有什么意外发生。因此徐和才刚刚和曹操交战的时候,高夜就已经派人在泰山散布了徐和兵败的谣言。惶惶不安的青州黄巾部众,在听说高夜前来攻打的时候,更是心急如焚。一来心中畏惧高夜的威名,二来徐和、司马俱皆在兖州,整个泰山无人主持大局。因此在高夜宣布招安条件了之后,青州黄巾尽皆投降。
此时和高夜相遇的司马俱,虽然感觉泰山的情势不妙,可是也没想到,会糜烂至此。不过到底是聪明人,再发现前有高夜堵截,后有曹操追兵的情势之下,立刻回头,向曹操请降。因为他也知道,高夜已经投靠了曹操,那么向高夜请降又如何比得上直接投降与曹操呢?
也是在曹操正式接纳了他的投降之后,司马俱才知道原来整个泰山的青州黄巾部众,已经尽皆被高夜招安,高夜只待击溃自己,就准备带着大家一起迁移到东郡、济阴、山阳一带。泰山毕竟临近青、徐二州,远离曹操现在统治中心东郡,因此曹操觉得还是把大家暂且安置到离他比较近的地方比较好,也方便控制。
高夜闻听司马俱降了曹操,自然也不再排兵布阵,准备和他厮杀,反而开始了有条不紊的移民举措。让曹操最为惊喜的,是青州黄巾的人口数量,虽然高夜之前有告诉他,青州黄巾不下百万,可是当他真正的听到高夜给他统计的数字之后,才知道青州黄巾到底有多少。
“……根据统计上来的数字,仅在泰山一地,就有将近三十五万户,其中青壮十四万多,老弱妇孺不下百万。其中鳏寡孤独之人众多,但废疾者不过三万之数。如今充实了兖州四部各郡县,粮草有颍川供给,想来到了明年,粮草就应当不成问题。”
“如何会有如此多的黄巾部众?当年张角造反之时,手下也不过百万之众,如今区区一个泰山郡,就有这么多黄巾人马了?”
“这如何能一样?张角当时可是有六十万青壮,三十万老农替他荼毒天下。如今这百万之中,大都是老弱妇孺,是那些青壮的家眷。再说了,张角虽死,各地豪强仍在,那些穷苦百姓难道就不再受欺负了?若不是当真活不下去,谁又会拖家带口的造反作乱。”高夜耸耸肩道,“这样也好,主公治下一下子增加将近一百五十万的人口,无论是兵源还是粮草,皆可有所保证。”
“只是今年不好过啊。一百五十万人,所需粮草更不知凡己。就算你颍川粮草再是充足,一年还能够支持,若是明年收成不好,或是有什么天灾,只怕又要乱起来了。”
“嗯,话是这样没错,不过有我给你的那两种新粮,再加上新式农具和农家先师所写的《齐民要术》,只要有合适的官员来总理此事,明年丰收定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高夜笑道。这《齐民要术》其实是成书于北魏末年,由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据说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不过高夜虽然推说这本书是农家先师所做,但其实就连自己手下的农家之人,也从未见过这本书籍。只是高夜自己的来历诡异,实在没办法给大家解释的清楚,反正贾思勰也算是一代农学家,把他推在农家之中,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曹操听高夜说的轻松,自己也是一笑。说实话,按照高夜所想,到了明年粮草自然没有任何问题。况且就算是真的出了问题,自己就能放弃这些人口么?按照高夜所讲,这些人口才是自己争霸天下的关键,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认为的。再说了,就连自己手下最为熟悉农事的枣祗,都对高夜的这些奇巧农具赞不绝口。在看了《齐民要术》之后更是对高夜惊为天人。好在听曹操说高夜手下有农家高人,这才算是恢复了正常。
这《齐民要术》全书十卷九十二篇,详细记载了黄河流域的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并且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这样的书籍若非是潜心农事几十年的高人,是绝对写不出来的。因此枣祗一开始大为惊讶,高夜还不到而立之年,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
可是一说这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中农家高人的著作,这就解释的通了。尤其是高夜的家臣里就有农家的高人在,高夜能获得这本书,自然也在情理之中。高夜现在文武两道皆有大名于世,如果在农耕一道上还有如此高深的学识,自己就当真不知道该对他如何评价了。就算是天才,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