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兄弟命运 上  隋唐我来了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3/4) 目录 下一页(3/4)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xs.win/40499/7.html

世”。只有做成大事的人才能做到“贵在一世”——很显然,杨俊不是做大事的人——他自己的前途,恰恰被狠狠地摔毁在这四个字上。

杨俊做了哪几件毁形象的事呢?按照《隋书·文四子传》的记载,一共有三件。

第一件,放债求息。《隋书》说:“其后俊渐奢侈,违犯制度,出钱求息,民吏苦之。”隋朝虽然不穷,但挥霍财富,肆意放债绝非是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所能容忍的。对于杨俊此举,史料未有很详细的过程记载,但仅一句“民吏苦之”便足见其影响之恶劣。

第二件,穷奢极欲。《隋书》对此记载的很详细:

于是盛治宫室,穷极侈丽。俊有巧思,每亲运斤斧,工巧之器,饰以珠玉。为妃作七宝幂篱,又为水殿,香涂粉壁,玉砌金堦,梁柱楣栋之间,周以明镜,间以宝珠,极荣饰之美。

不难理解,杨俊奢侈,第一个表现是兴修宫室,第二个表现是装饰器具,第三个表现是粉饰宫殿。杨俊心灵手巧,主持修建了很多宫室,并且还给自己的妃子亲手设计饰物,最重要的是他设计了一座水殿,香料粉饰墙壁,白玉铺设台阶,房梁支柱,全部布满明亮的镜子,中间再用宝珠镶嵌进去。这样的华美很难用语言形容,笔者读到此处时,突然想起来曾经去泰国北部小城清莱游玩的时候,参观过一个叫白庙的地方。白庙又叫灵光寺,通体雪白,晶莹剔透,气势恢宏,笔者猜想《隋书》中描写的水殿景象,应当和这座庙十分相像。

第三件,好色无度。隋朝皇族大多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杨俊更是如此,前文提到,他从小就希望当个和尚。但很可惜,最终他和尚没当成,反倒成了“花和尚”。杨俊建好水殿之后,经常与客人、小妾甚至妓女在殿上夜夜笙歌。这些行为最先惹怒了杨俊的正妻——崔氏。崔氏有个特别的身份,他是崔弘度的妹妹。崔弘度是什么人?前文提到杨俊与周罗睺对峙时他曾经认为先下手者为强,建议杨俊主动出击,讨伐南陈军队。在《隋书·酷吏传》中,他和厍狄士文、田式、燕荣、赵仲卿、元弘嗣、王文同六人一起被划归为“酷吏”一类。史书记载他:

弘度膂力绝人,仪貌魁岸,鬚面甚伟。性严酷……纳其妹为秦孝王妃。

秦孝王就是杨俊。崔弘度的妹妹崔氏多少继承了哥哥“性严酷”的性格特征,《隋书·文四子传》对她的形容是“性妬”,“妬”是“妒”字的旧写法,不太常见,但意思与“妒”字相同。所以“性严酷”的崔氏在目睹了丈夫灯红酒绿的奢侈**生活后,嫉妒心油然而生,决定实施报复。如果换做其他普通女子,可能是哭诉,可能是放刁,可能是寻死觅活,用现在的话讲叫“一哭二闹三上吊”,但酷吏的妹妹绝不是普通的女子——崔氏为报复杨俊,直接在杨俊吃的瓜里面投了毒。

幸运的是,杨俊中毒后没有一命呜呼,但是一病不起,不得不回京城医治。很多史书对这部分的内容记载的比较简略,但我们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推理一下,不难得出,隋文帝杨坚发现杨俊是因为中毒而病,于是开始查找凶手,最后查出是儿媳妇崔氏,追问之下得知是因为杨俊宠幸小妾。这样一来,杨俊建宫室,修水殿,纳小妾等种种行为便全部被曝光。隋文帝杨坚平生最反感这些事,一怒之下也不管还在病榻上的杨俊,直接下诏:“免官,以王就第。”即免去杨俊的一切官职,只让他以秦王的身份呆在府邸里。当时的左武卫将军刘昇来劝谏说:“秦王没有什么其他大的过错,只不过多花了一些公款用在了器物宫殿上面。臣觉得可以宽恕。”杨坚说:“法度不可违!天子犯法与民同罪,更何况是秦王。”后来杨素也来劝他:“秦王的过错,还不至于受到如此惩罚,希望陛下您详查。”杨坚说:“我是五个儿子的父亲,如果按照您的意思,为何不另外修订一部《天子之儿律》?当年西周初立。武王的弟弟管叔姬鲜和蔡叔姬度发动叛乱,周公力挽狂澜,大义灭亲,我的胸怀,怎能与周公相比,所以怎能无视法度呢?”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恐怕任何劝谏都改变不了杨坚的心意了。

病榻上的杨俊听说此事后,派了一个使者到隋文帝那里回复这道诏命。隋文帝对这个使者说:“我戮力关塞,创兹大业,作训垂范,庶臣下守之而不失。汝为吾子,而欲败之,不知何以责汝!”从内容来看,这番话很明显是杨坚希望使者转达给杨俊的,而对杨俊来说更严重的是,自己的行为在父亲杨坚口中竟然上升到事关江山稳固的高度,这对他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隋书》记载杨俊的反应是“俊惭怖,疾甚。”最终,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六月,身患重病的秦王杨俊在忧虑和恐惧中病逝于府邸。令我们所有人唏嘘不已的是,身为父亲的隋文帝杨坚在听说杨俊的死讯后,仅仅只是“哭之数声而已。”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人人都不愿经历的一大伤心事,但是杨坚却对杨俊冷漠至极,父子之间的感情,在宫廷之间,再一次没有经受住权势与威望的考验。

秦王府的幕僚曾经请求杨坚为杨俊立一座碑来纪念,《隋书·文四子传》里记载,杨坚面对这些请求,只是淡淡地说:“欲求名,一卷史书足矣,何用碑为!若子孙不能保家,徒与人作镇石耳。”自此,一个流淌的皇族血液的才俊公子,他对佛教的


第七章:兄弟命运 上(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