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少年--美好时光  回望逝去的岁月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5)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xs.win/52613/9.html

第二节美好时光

国家经过几年休养生息,恢复了元气,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各个方面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1953年到1956年这几年间,社会比较和谐,人和人之间真诚友爱,经济初步繁荣,尽管物质条件和今天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真个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中国人容易知足,那时生活虽然没有现在这样富裕,但比起解放前的兵慌马乱和后来政治运动造成的苦难,已是难能可贵。那时的人思想单纯,没有太多的**,基本能吃饱,基本能穿暖,就感到很幸福了。尽管好景不长,但中国的老百姓毕竟过了几年好日子,我和家人同人民一起度过了几年美好时光。

姐姐姐夫事业春风得意,工作蒸蒸日上,工资收入可观。妈妈在家操持家务,忙碌而充满快乐,我和玲玲茁壮成长,我上学她玩耍。姐姐每月给我们三十几元生活费,感觉特别宽余,大约是静宁县当时中等偏上的生活了。

1955年5月,姐姐的第二个女儿明娃出生,姐夫的二妹姗姗来帮妈妈侍侯月子。记得姐姐也是在分娩四五十天后去上班的,孩子抱去奶妈家吃奶,奶妈是中街姓贾的一户人家,我的同学贾定基的妈妈。

这几年间,阶级斗争的弦绷得不紧。姐夫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隔三差五到城里来,每次来,我的母亲总是热情接待,关怀备至,毫不因为是乡下人或成份高而有所轻视。姐夫家人对我母亲有极好的印象,特别是姐夫的弟弟锐华,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我离开新疆后每年清明到我母亲坟上祭奠。

我还在静宁县第一完小读书。学校比我入学时好多了,破旧的校舍进行了维修,还盖了三栋六间新教室。我从四年级起,就在新教室上课,直到小学毕业。

学校有两个操场,一大一小,还有一个大礼堂,可以开会演节目。校园绿化也很好,有各种花草树木,印象最深的是每当春天来临时,让学校弥漫在花香之中的白丁香、紫丁香。

学校老师的素质普遍很高,大多是科班出身,毕业于师范院校。本省老师居多,也有一部分来至外省市的,甚至还有北京上海来的老师。

记得我上三年级时,学校来了两位上海女教师。本地老师穿着一般很扑素,而上海老师穿戴非常时新,特别是一位叫王美丽的王老师,更像一只花蝴蝶,很招人眼球。

春天到了,两位上海女教师穿上了好看的花裙子,同学们在旁边叽叽渣渣,议论不休。有两位小同学竟然在争论裙子内有没有穿裤子,一个性急的已爬在地上向上看,证明老师穿了短裤子——我们那地方落后,当时大部分人没有穿裤衩的习惯。

说实在话,在此之前,除了在电影或画报里看到,现实生活中我们还真没有见过穿裙子的,故而孩子们有这种少见多怪的想法。

学校除正规上课外,其它各种活动丰富多彩,如文咏比赛、书法绘画比赛、作文比赛、墙报比赛等等。

每天有早操和课间操,课外活动时间经常有体育比赛,如篮球赛、排球赛、抜河比赛等。每年两次运动会,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球类运动会。

学校还有许多兴趣团队:鼓号队、演出队、乐队、篮球队、排球队、田径队等等。可以说我接受的小学教育是正规、全面,生动、活泼、有趣的。当时学校除了书本,其它全部免费,不像现在什么都要钱。

1955年春,我上三年级第二学期。从上三年级起,我的学习进步更快,小组长升了学习委员,还是班里音乐课代表。语文课自习课我经常领同学们读课文。我的作文《我的理想》被当做范文。音乐课我和一名叫王之平的同学经常为大家示唱、领唱。

后来几学期,我大都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或文娱委员。我很想当少先队大队长或中队长,但没有当过,只当过小队长。不过还好,上四年级后,我被任命为一名队长,什么队长?回家队队长。

我们小学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都要在小操场站队,学生按街道分为近二十个队,如东街队、西街队、南关队等,我是西街队的队长。当队长很威风,队长的职责,首先是整队,两路纵队要站得整整齐齐,讲话的,站得不好的同学要批评指正。一般校长或主任要讲话,然后宣布放学。

各回家队依次走在大街上,谁到家门谁出列,后面的人递补。队长走在队侧,负责管理秩序,负责起歌子唱。一队队整齐的队伍,一支支嘹亮的歌声,总是招来无数路人赞许的目光。当然,那时街道上基本没有汽车。

这个队长当了一年多,后来我搬了家,就不再担任了。

学校教师中我最喜欢的是音乐老师李望溪,他年青英俊,待人和蔼,会弹琴,唱歌特好,还讲普通话。李老师发现我文艺方面有特长,先让我当音乐课代表,再让我进了鼓号队和演出队。

我在鼓号队开始打小鼓,后来打大鼓,再后来鼓釵一起打。打了好几年,直到小学毕业。学校的鼓号队很威风,每次学校外出都走在队伍最前面,而我走在前面的前面,神气极了!

在演出队里,我演过好多节目,有合唱、表演唱、童话剧、快板剧等。

印象最深的是快板剧《爱护公物》和《除四害》,特别是《除四害》演的场次最多。因为那几年全国开展“除四害”运动,所以这节目特吃香,在学校演,在县政府礼堂演,在剧


我的少年--美好时光(1/5),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