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堪回首月明中  谶语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xs.win/56706/2.html

天京市第一看守所坐落在市区西南向的边缘地带,距市中心区域约有一百多公里的镜海湖畔。看守所的北、西、南三面临水呈典型的半岛形态,镜海湖由西向东绕半岛而过,流经市区南侧直至塘沽口入海,半岛占地约4平方公里,看守所临湖的三面都是岛上村民种的果林和菜地,村子叫王家村,以种植香梨树为主要经济作物,一到孟春三月,遍岛的梨花盛开,隔湖远远望去,花海重重如浪涌一般,如同安陵公子所吟:“云遮雾隐玉纱裙,碧水银萼梨花白,柳青桃红群芳妒,秀色天成映月来。”如果是到了夏、秋两季的收获季节,那可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遍岛的欢声笑语不夜天,日夜不歇地登梯采果、分拣打包、装车,村姑们随意唱着男欢女爱的民俗小调“九摸摸”,曲调轻快单纯,歌词却是质朴直白,低俗的要命。什么“一摸摸到姑娘顶,满头青丝惹人喜;二摸摸到姑娘脸,滑不留丢难罢手;三摸摸到脖儿弯,温热粉嫩心喜欢;四摸摸到nai头山,随方就圆yingtao颤;五摸摸到小蛮腰,盈盈一握姐儿俏;六摸摸到肚脐坪,温香软玉好心情;七摸摸到黑松林,芳草萋萋待鸡临;八摸摸到盘丝洞,幽泉潺潺陷其中;九摸摸到mianbao岭,香软可口真滋润;九九归一只管摸,琴瑟和鸣不用说。”歌词虽然不雅,但民俗风情和民歌情调的纯朴坦诚依然是昭然若揭纤悉无遗。

收获季节里每日里一大早,半岛正东的道上可不是一般的闹腾,每天往外送香梨的牛车、马车、驴车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大姑娘、小媳妇、半大小子老爷子,口哨、鞭响、唱小曲的,吆喝牲口的,热火朝天闹哄哄的那叫一个喜庆,就像过年逛集会似的热闹。这里不敢说是世外桃源,但说是安家宜居的一块福地倒也还是说得过去。

王家村共有三百多户人家,姓王的人家几乎占了全村的九成九,据说历史上王家村本来叫杨家村,而并不是叫王家村,这是因为清朝乾隆年间,村里出了一个三榜进士杨天来,天质聪慧,文才横溢,乾隆钦点上殿朝见,首先问了他一个似乎属于文字游戏的问题,乾隆问道:“据闻,子瞻(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一生写诗近四千首,尤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脍炙人口,先生以为何故之有?”杨天来回曰:“皇上勿怪,学生且妄言之。东坡老师诗三千四百五十九首,天下传诵者不过两掌之数,‘春江水暖鸭先知’并非世人之首选,首选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学生一己之见,请皇上恕罪!”乾隆追问道:“何故,且言之,朕不罪尔。”扬天来遂顿首回答道:“《三字经》首句曰:‘人之初,性本善’,天下氏族黎民素闻今上奉行以德治国,以孝治家,以善行天下之明政,德、孝、善若以一字概而言之……”扬天来到此处,突然喉头发痒连连咳嗽了几声,乾隆忍不住开口追问道:“何字?“扬天来跪拜曰:”皇上圣明!“满朝文武皆惑,乾隆是满清皇帝中最为天资聪慧的帝王,扬天来语音一落,他就已经心知肚明,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对扬天来道:”这‘和’字与东坡先生的诗句有何关联?“杨天来微笑着回答道:“国和百邦臣,臣和千秋盛,家和万事兴,东坡先生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含义关键在于‘久’和‘共’二字,‘久’之内涵与‘共’之内涵一样,追求的不正是永久共同求和吗!核、合、和,国之幸也!此句之大义岂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所能比拟呼!”杨天来言罢俯首在地半晌未闻动静,忍不住抬头偷窥,只见乾隆皇帝正微眯双目面带微笑地斜视着自己……

由于杨天来对策甚佳,乾隆龙颜大喜,闻其为杨姓颇有存疑,谕曰:“夫杨姓者弱,杨、羊同声不吉,盖因羊落虎口之嫌,今赐姓王,可趋吉避凶也”!自此,杨家村改称王家村。老禹家是王家村少有的几家外来户之一,自从1950年第一看守所在此安营扎寨后!,由于看守所干警与村民过从甚密,交,‘’往繁多,警民关系相当好,联防出警、节庆聚首、通婚交友不一而足。说起老禹家在王家村的落户也是适逢其会,机缘巧合。明末清初,也就是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的那一年,禹天阳的曾祖父从关外避祸逃难路过王家村,正逢京畿方圆百里闹瘟疫,虽然王家村因地理位置偏居一偶,疫情较其他地方稍好,但地域的偏僻只是延缓了瘟疫爆发期的来临,肆意虐为的瘟疫虽然姗姗来迟,但终于还是在夏末秋初时爆发了,王家村的村民十之五六已病倒在床,不到一个月就死了七八十个人,尤其让村民们死不瞑目的是遭荼毒的大多数是子嗣儿童,禹天阳的曾祖父本来为逃避仇家的一路追杀不敢停留,可眼见惨不忍睹的瘟疫肆虐不救又于心不忍,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避祸逃生的念想,禹天阳的曾祖父心想:“”罢了!罢了!天若亡我,何处不亡!为医者见死不救,岂不违背了祖师爷的祖训“?随即他找到村长表明了自己医家的身份,在村长的支持下投入了救治瘟疫的博弈,禹天阳的曾祖父这一场舍死忘生的义举可以说是:鞠躬尽瘁冒死施以援手,呕心沥血不惜死而后已!甚至为尽快找到病源配药,不惜以身试疫、试药,最后终于制止了瘟


第二章 不堪回首月明中(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