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邪恶的催眠师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目录 下一页(6/15)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xs.win/71041/1.html

意肌的活动状态,而且也可以影响不随意肌的功能。由于这个原因,消极的暗示能使人情绪低落甚至患病或加重症状,积极的暗示能够使个体的心理、行为及生理机能得到改善,增强对疾病的痊愈和康复的信心,达到治疗目的,从而成为一种治疗方法。

个体接受暗示的能力叫做暗示x。暗示x的高低因人而异,与催眠感受x有密切关系,催眠感受x高的人暗示x也高。

自我催眠暗示疗法

自我催眠暗示疗法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中已被广泛应用。它是通过自我催眠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控制心身状态和行为的一种心理疗法,进化到今天的人类已具有利用自我意识和意象的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资源,进行自我强化、自我教育和自我治疗。实际上,人们早已应用自我催眠暗示,如祈祷、宗教仪式、印度的瑜伽术、中国的气功术等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实施自我催眠暗示。

暗示在人类的生活中具有很大作用。当人在清醒状态下,暗示虽也有作用,但在催眠状态下,暗示的内容进入潜意识领域更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威力。在催眠状态下的暗示,不仅能够改变身体的感觉、意识和行为,而且还可以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

脑科学研究证明,大脑前额叶不仅与意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有关,而且前额叶与调节内脏器官活动的下丘脑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纤维联系。这种结构上的联系可能是人类能主动利用意识和意象来调节和控制内脏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

潜意识对调节和控制人体的呼吸、消化、血y循环、免疫反应、物质代谢以及各种反s和反应均起着很大作用。许多研究证明,在催眠状态下暗示身体处于不同状态,代谢率就出现相应的变化,如暗示正在从事重体力劳动时,代谢率可上升25%。应用自体发生训练法进行自我催眠,使心身放松后,代谢率比平时的安静状态降低15%-20%。

实验研究还发现,动物在x活动的高潮期和人在喜悦、大笑、听悦耳音乐、回忆幸福的体验时,则有大量的脑啡肽和内啡呔的分泌,相反,当身体有疼痛或痛苦等消极x情感时,则在体内有大量的p物质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内啡肽类物质也具有抑制体内产生p物质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

因此,在催眠状态下,g据强化的原则,自己不断地强化积极x情感、良好的感觉以及正确的观念等,使其在意识和潜意识中印记、贮存和浓缩,在脑中占据优势,就可以通过心理生理作用机制对心身状态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因而,当应激和焦虑状态时,体内分泌的大量去甲肾上腺索引起的心悸、心跳加快、呼吸增强、头晕、出汗、胃部不适、下肢发软(面条腿)、皮肤发凉和j神恐惧不安等症状,经过一定时间的自我催眠暗示很快得以消除。

使人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很多。如利用单调声、光和按摩刺激或借助脑波、皮肤电阻等生物反馈装置帮助放松心身,更可加速进入催眠状态。通常采用自行闭目安神,调整呼吸,数呼吸、听呼吸声,辨别吸气和呼气的气流温度差别,再结合用意念按一定顺序放松全身各部肌r等方法进行自我催眠。

通常采取仰卧或坐位,使身体各部均处于舒适放松的姿势下练习。先把注意集中于自己的身体感觉,内视自己,进行自我催眠和暗示。首先不断地利用“信心、勇气和满足?等积极x情感和美好的意象驱除“烦闷、不安和悲伤”等各种消极x情感,进而有针对x地对自己进行自我规划、自我强化、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初期练习应选择比较安静的环境,每天多次练习,逐渐变为每天有规律地练习2-3次,较易收效。每次5-20分钟。初学者每次时间不宜过长,时间稍长容易出现注意涣散,入睡和不知不觉中使注意紧张等缺点。因此应适当缩短每次练习时间,甚至也可把一次练习分为几个阶段,每段只练习几分钟。

自我催眠暗示疗法主要用于:(1)减除心理应激,改善睡眠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身体的免疫功能,防治各种心身疾病;(2)增强记忆力、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3)矫正各种不良习惯及减肥;(4)治疗x功能障碍及痛经、盆底肌松弛、更年期综合症;(5)控制疼痛;(6)提高体育训练和比赛成绩等。

总之,现代许多人都在成功地应用自我催眠暗示来保护心身健康。今后随着医学的发展,许多疾病都将有相应的疫苗预防和治疗,以各种心理技术来控制疾病和开发人的心身潜能,将成为未来医学的主流。

什么是催眠态

催眠态是在催眠下形成的能很好的听从施术者的指令易产生神奇效应类似睡眠但又不是睡眠的一种状态。

催眠逻辑

在所有典型的催眠现象中,最令人感兴趣的现象之一就是催眠逻辑。“催眠逻辑”一词由奥恩(1959)最先提出,其基本意思是,已被催眠的人可以同时相信在不相容的观点或知觉,而并不知道它们是互不相容的。

奥恩(1962)说,如果要被催眠者对椅子作负x想象(即想象椅子已不在原处),那么当要他们睁着眼睛在室内行走时,他们会控制自己不碰到椅子,但她们仍然坚持说看不见椅子。这便是催眠逻辑的一种表现。没有催眠逻辑的人,就会碰撞到椅子上面(鲍尔斯,1976)。

在这类实验中,有的还


序言(6/15),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