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查案(一)  启奏陛下捕头要跳槽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3) 目录 下一页(2/3)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99xs.win/72333/368.html

走了进去。

而今日过后,帝君御赐新任辅国将军无极令一事,就传遍了大街小巷,亦在朝中上下引起了一片哗然。文武百官再次对那少年重新估量起来,毕竟无极令在整个大祁是什么样的存在,恐怕无人不知。

当然,这是后话了,暂且不提。

此时的停尸房,仵作早已待命。萧清望着台上的无头尸体,眸子微沉。

对,就是无头尸体。凶手在将死者杀害后,便头颅拿走了,只留下一具死者的尸身在马车中。根据第一时间发现尸体的车夫所言,当时整个马车都被血染透,那场景,萧清不用想都知道如何惨烈。

“开始吧。”

蒋济桓话罢,仵作便开始验尸。

台上的尸体身穿锦服,腰缠玉带,白玉珠佩悬于腰侧,一看便是富家子弟,只是却是具没有头的身子。这副场景就算是见惯了尸体的仵作也觉得触目惊心,更何况是其他人。

屋内一股阴森感笼罩,说不出的诡异。

仵作大约验了半刻钟,才开口,“大人,此人是被某种利器砍断了脖颈身亡,从切口来看,非常整齐,小人判断凶手所用武器应非常锋利。而且此人武功很高,否则不会如此利落斩断死者脖子。”

蒋济桓点头,“嗯。可以将凶手范围锁定身怀武功的江湖人士,或是秦府的仇敌和政敌上。

卓尧沉思,“根据那车仆的证言,他曾经离开过马车两次,最后一次与秦公子交谈是在去美味斋之前,那么,凶手作案的时间极有可能就是车夫离开马车那段时间。”

“但车夫回来后,马车内没有动静难道就未产生怀疑?”

“据车夫所言,秦府公子昨日一直通宵达旦准备任职一事,因此他以为秦公子是太累睡着了,就未觉有异。”

“原来如此,那么很有可能秦公子当时已经被凶手杀害。”

卓尧眉宇微蹙,“只是有一点我不明白,当时马车停在街道旁,四周人来人往,若凶手在那时杀害秦公子,难道就不怕让周围人看见?”

“嗯。。。难道说凶手武功高强到瞬息杀人,不留痕迹的地步?”

卓尧沉思,“看来凶犯非同常人,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杀人而不被察觉,此人身手绝对在江湖中排得上明号。死者头颅被斩,所用武器应是锋利的刀、剑、斧头等利刃,再加上高强的身手,能不惊动任何人斩杀犯人也并非不可能。”

蒋济桓道,“江湖上杀手排行榜第五的刀疤无痕应该符合这个要求,他杀人的手法极为残虐,经常截去尸体四肢,抛尸荒野。且武功高强,兵器是一把巨斧,若他想杀害手无缚鸡之力的秦公子轻而易举。”

“符合此等要求的并非他一人,江湖上有名的高手不在少数,还是应该将锁定的范围扩大才是。”

“嗯。。。卓少卿,秦府的人快过来了,到时再详细询问他们。你们看好尸体,切勿让任何人靠近。”蒋济桓对一旁守兵吩咐。

“是。”

就在两人准备离开之际,忽然一直未开口的萧清说话了,“两位大人,凶犯就算身怀绝世武功,也不可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杀害死者。”

两人停下脚步,转身望向她。

“萧将军是何意?”卓尧开口。

“死者当时身处马车之中,四周又皆是人流,犯人如何携带刀剑武器进入马车而不被众人察觉?”

卓尧道,“江湖上杀人的手法多如牛毛,犯人要想接近马车,有的是方法。至于凶器,我已经查看了马车下方,那里有一处凹槽,完全可以放置兵器。犯人在接近马车后再用车下兵器杀害秦公子,随后拿走了他的头颅,悄无声息地逃离现场。这便是凶手的犯案手法,有哪里不对?”

萧清抬眸望他,缓缓道,“疑点有三处。”

卓尧双眼微眯,“下官愿闻其详。”

“一,杀人方式。若真如卓少卿所言,武器藏于车下,那么犯人是取过凶器后才会来到车内杀害秦公子的。但在此期间,如此显眼的兵器,他武功再高强,就敢保证无一人看见?就算周围没有人看见,那么他又如何确定秦公子出门会不带小厮或护卫?一旦有人留在车前,犯人要如何神不知鬼不觉潜入马车内杀害秦公子而不被护卫或小厮发觉?”

卓尧听后,脸色微沉,陷入沉思。

“二,血迹。我观察了马车,车身下方有大量血迹,且车厢两侧内壁皆溅上血印。车内案台在左,毯子在右,推测死者当时所坐位置应为马车右侧。若假设犯人进入车中用兵器杀害了死者,喷溅出的血迹应该在车厢右侧,怎会两边都溅上了血迹?若依卓少卿所言,犯人是一击毙命杀死了秦公子,那就不存在多次伤害,血迹理应在右侧,为何会出现在两侧?”

“或许是犯人武器上的血迹无意撒上了呢?”蒋济桓开口。

萧清望了他一眼,“若照大人所说,那两侧的痕迹应该会有些许不同,但车内血迹形状相同,且未有断痕,表示是在同一时刻留下的,所以不可能是犯人杀害死者后又无意撒上的痕迹。”

蒋济桓点头,“萧将军所言有理。那么第三点可疑之处呢?”

“第三点,尸体头颅。此处是两位大人忽略的地方。若凶犯目的是为了杀害秦公子,为何斩下他头颅后又设法将其带走?血淋淋的头颅无论如何携带都不会方便,容易引人注意。那么犯人这种行为有何意义?”

“或许,是犯人乐于此道呢?”


第三百六十四章 查案(一)(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