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等到天快黑时,长安城方向这才奔来几匹快马,领头的正是去报信儿的秦修明,后面跟着的是张迟,而再后面还有三个人。
秦修明奔到了篝火前,大声叫道:“张大哥,接圣旨,接圣旨,快快!”
张浩元一愣,转头看去,看到了自己的父亲,而父亲的身后,竟然还有一个宦官服色的人,另外还有两个御林军!
张迟下马,快步过来,拉起还坐在地上发愣的儿子,小声道:“圣旨到了,皇上知道你了,儿子,这回咱们张家可是要发达了!”
原来,前几日京兆尹牛犁把东市的案子报上去后,一连几天都没有消息,皇帝和大臣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处理,一直到了今天,皇帝才找牛犁问了这案子的进展。
牛犁把案子说了之后,皇帝大感兴趣,当然皇帝不是对什么灭亡的番邦感兴趣,而是对于破案的人能顺藤摸瓜,快速破案感兴趣,并且还问了参与破案的人名。
牛犁自然报了一大堆的人名上前,首功、次功、三功、四功……反正排得上号的功劳,都是牛犁用得着的人,只有最后一个末功,也就是最末端,最不起眼儿的那个地方,有一个人名,也就是破了整个案子的张浩元了。
皇帝别的人没有问,因为除了末功之外,其余的人他全都认识,只有这个张浩元他不认识,所以一时兴起,皇帝便让人召张浩元进宫,让他看看。
于是乎,宫里派出小太监,带了两个御林军来找张浩元,直接去了万年县的衙门,张迟大吃一惊,早知道今天会有圣旨,说什么也不能让张浩元请假,这可是能见皇上的好机会啊,岂能耽误!
偏巧这时秦修明跑来报信儿,说城外出了命案,张浩元在破案,请张迟早点儿出城,去看看案发现场,张迟当然要出城了。
那个小太监听说有案子,立时大感兴趣,反正这时候也不可能进宫了,怎么着也得明天,所以干脆就也跟着出城,来看张浩元破案。
张浩元走到小太监的跟前,对着小太监拱手行礼,道:“小吏张浩元,见过公公。”
小太监比张浩元的年纪还小,只有十五六岁的年纪,应该只是宫中跑腿打杂的,不过看上去倒是挺机灵伶俐的,估计掌权的大太监挺喜欢他,要不然出宫这样的好活儿,也轮不着让他出来。
小太监笑道:“你就是张浩元吗?咱在宫里听牛大人谈起你了,你很会破案是吧?咱是奉了皇上的口谕,叫你进宫说说案子,给皇上听的。”
贵族少年少女们一起围了过来,听到皇帝要让张浩元进宫,听他讲案子,人人脸上都现出惊讶的表情,虽然他们都是权贵人家的子弟,但也都没有被皇帝召见过。
其实皇帝并没有说什么正式的召见的话,更没有写圣旨,张浩元一介小吏而已,怎么可能劳动宫里使用圣旨这样的规格,皇帝只是说了想见见张浩元,首领太监便立即派人来找,仅此而已。
但对于不明白实际情况的人来讲,进宫面见皇帝,那可是再荣耀不过的事情了。
张浩元看了看张迟,心想:“爹你不是说有圣旨么,看起来没象是有啊,那我要不要接旨啊?”
张迟也连忙看向那个小太监,其实在场众人,谁都没有接圣旨的经历,就算是贵族少年少女们也是一样,就算是家里接过圣旨,也不可能是给他们的!
不过,没吃过鸡肉,总见过鸡跑的呀,接圣旨是要焚香的,还要跪下磕头,可现在似乎什么都没有!
小太监也挺尴尬的,其实皇帝要见张浩元的时候,他并不在场,他还没有资格伺候皇帝的,是首领太监出来说皇帝想见见张浩元,听他讲案子,然后他就出来了,具体皇帝的口谕是什么,他压根儿就不知道!
张浩元道:“公公,那么圣旨……”
不过,这小太监确实机灵,他道:“皇上听牛大人说了张捕快的事,所以把张捕快当成是晚辈那样的人看待,就象是家里长辈叫子侄去窜门似的,哪还用得着写份圣旨啊,张捕快,你还是破案吧,咱也想看看呢,以后好进宫去说说。”
那些少年少女们可不了解宫里的事情,他们的家长怕是也不会太了解,听了这小太监的话,都信以为真,他们看向张浩元的眼神都不对了,统统认为张浩元前途无量,纷纷悔恨刚才怎么就没和张浩元拜了把子!
张浩元只好请小太监去往树林,因为尸体就在树林里,此时太阳已然落山,要进入树林,是要点火把的,小太监很有些害怕,但却压不住内心的好奇,看还是一定要看看的。
张迟办起事来却利索得多了,他立即下令,让那些掌柜的回去,把务政里和长乐里的里长都长来,还有里中说了算的宿老族长等人,也都找来,告诉他们摊上人命官司了!
堂堂县尉吓唬起人来,那绝对是经验丰富,张浩元顶多能吓唬几个药铺掌柜的,可他一吓唬就是把两个里的头面人物,全都吓唬一遍,能有多折腾,就得有多折腾。
小太监很想听张浩元是怎么破案的,也想看看经过,并想借此机会学门手艺,就是破案的手艺,不过,他似乎没有想过,他一个小太监要破案的手艺干嘛?这个问题要是没想明白,还学什么手艺啊!
小太监对张浩元道:“张捕快,咱姓马,千里马的马,名叫忠心,忠于皇上一片孝心的忠心,你叫咱小忠子就行了!”
“不敢不敢,卑职还是称公公为忠公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