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来说,这真心是相当的丢脸,好容易中国取得了一点儿成绩(跟共产国际还没太大关系),形势也看上去还不错,可李晓峰竟然敢当着他们的面泼冷水,这如何能忍。
顿时这二位就有些不依不饶了,幸亏是导师大人还在场,否则双方打起来都不值得奇怪。
“够了。都冷静一点!”列宁冷哼了一声,“安德烈同志的话虽然不中听,但却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中国北方的问题确实暂时指望不上中国的工农红军,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壮大自我争取革命胜利上!”
托洛茨基也难得的补充了一句:“而且同志们,我们必须注意,我国政府现在承认并建立了外交关系的中国合法政权是南京国民政府。如果给予中共更多的支援,势必会引起南京方面的反感,而众所周知的是这个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本的立场是一贯不坚定的,很难保证他们不会投向日本人那一边,而这是不符合我国利益的!”
这才让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无话可说。不过这两位依然不肯完全认输:“就算如此,我们也应该在北方发展自己的组织。只有自己人才是可靠的!”
列宁看了这两位一眼后说道:“这样吧,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我们要扶持那些愿意抗日的军阀,另一方面积极帮助中共在北方发展组织……”
李晓峰立刻就接了一句:“那么以谁为重点呢?”
不是李晓峰不识趣,而是这话必须问出来,否则以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折腾劲头,他们绝对会把前一条置若罔闻。
“暂时,或者说当前一两年,以第一条为重点,我们必须要利用军阀争取时间!”
列宁拍板之后,就好办多了,而且导师人远不止拍板这么简单,散会之后他单独将李晓峰留了下来。
“安德烈,你应该清楚,扶持中国的抗日势力不过是权宜之计,最终能够解决问题的只有我们自己,你认为谁去远东主持局势比较合适呢?”
李晓峰真心没有想到,导师大人会这么看得起他,竟然会征求他对此的意见。不过他并没有得意忘形,更没有以为自己真的能在这个问题上发表什么决定性的意见,而是很谦虚地回答道:“我认为最好派一个了解远东,了解中国的同志去主持大局,这么会避免很多麻烦和问题。”
列宁缓缓地点点头,对李晓峰的回答相当的满意,之所以单独将某人留下来,他自然不是想听什么意见,主要是看看某人的态度。在对日问题上,某人可是跟中央唱了反调,可以说直接推翻了中央的决议,虽说某人的意见确实有道理,但是列宁还是不愿意某人因此生出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留下某人看看态度也就是必然的了。
如果某人刚才大大咧咧的提出了人选,列宁会很不高兴,自然会狠狠地敲打敲打某人,让某人不要继续这么上蹿下跳了。很显然某人还是知趣的,而且某人给出的建议也非常符合列宁的想法——确实得派一个了解中国情况的人去主持局面。
实际上当远东红旗方面军成立的时候,围绕方面军司令的人选问题,托派和列宁派是爆发了一场明争暗斗的。图哈切夫斯基希望自己的铁哥么哈列普斯基担任这个职务,斯大林则想让之前授衔中不太愉快的伏罗希洛夫走马上任。
为什么图哈切夫斯基和斯大林同时对区区一个方面军司令产生观的说远东红旗方面军真心不是什么肥缺,而是一个很烂的差事。远东地区的条件不是一般的差,到那个鸟不生蛋的地方任职几乎等同于发配。如果是之前,那里是谁也不愿意去的。
可是这一次不同,在某仙人的建议下,对日作战几乎是不可避免了,对于有志于干一番事业的将军们来说,远东将是一个刷战绩镀金的好机会。图哈切夫斯基绝对是想借此实验自己的机械化作战思想,而斯大林则是想送给伏罗希洛夫一桩战功。说不定借此能在几年之后升元帅也说不定。
甚至一度李晓峰都想安排几个哥么去远东混个差使。比如说罗科索夫斯基就是不错的人选。想当初朱可夫都能借此上位,不比朱可夫差的罗科索夫斯基没道理刷不上经验不是。
不过在一番思考之后,李晓峰还是放弃了这个很有诱惑力的念头,第一个原因是罗科索夫斯基资历不够,1933年前罗科索夫斯基担任过的最高职务也不过是师长,授衔时也仅仅是个少将,不说方面军司令,当军长都差级别。去远东还当个小师长真心没啥意思。而要提拔的话又有问题,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可以大胆的越级提拔,而和平年代这么弄就不合适了。
第二个原因,李晓峰也感觉到自己最近一段确实有点锋芒过露了,连导师大人都觉得他太能折腾了一点,最近还是低调一点儿比较好。
一番思考之后,李晓峰选择了不争远东红旗方面军的职务,反正按照规划一年多内还不至于直接同日本人发生军事冲突,还有缓冲的时间。等过了这一段,风声过去了。再给罗科索夫斯基在远东红旗方面军安排个军长什么的干干,应该不是太难。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斯维尔德洛夫和鲁祖塔克之前向他通风报信了,说导师大人对远东红旗方面军司令的人选问题上其实已经有中意